2023年10月20日 星期五

Clerk 2 - 一般消化外科

兩週消化外科印象深刻的兩件事:
   1. 85歲的病人阿嬤由媳婦照顧著,剛開始我去查房的時候,阿嬤因為生病不舒服,並不太愛回應我的話,漸漸的就更常與媳婦打交道,因此除了問問當天病人的狀況,也能夠稍微瞭解了照顧者的心情。因為每天每天這樣去病房找她們,漸漸的媳婦也向我吐露越來越多心聲及困境,有時覺得她眼眶都濕濕紅紅的,家庭醫療糾葛各種難,我也只能在一旁靜靜地聽,讓她能夠有個出口。最後一天離站,媳婦拿起我的名牌,並認真地唸出我的名字,不知道為何,覺得蠻感動的,雖然廢廢的沒幫上什麼忙,但我想他們一定也能感受到我的關心!我甚至覺得阿嬤最後幾天有在對我笑!


    其實邁入臨床實習這一年多來,每次的查房前都還是會有些壓力,並不是我害怕他們問我醫學專業知識,也並非我不喜歡與人溝通,我想更多的是我們角色的尷尬,“實習醫生”還沒有權限給上專業醫療的建議及回應,不過為了記錄病歷,每天還是得去問問病人狀況,就要從一些生活上的小事下手:吃得怎樣、睡得如何、哪裡還痛?聽聽診,觀察一下病人有什麼PE可以做,接下來就要看病人跟自己的頻率了~心裡想好好照顧病人,但常常是使不上力,我想心理的壓力就來自於覺得自己的no function吧! 不過漸漸的也習慣這個過程,慢慢再繼續學習。

   2. 很幸運老師讓我有兩三次刷手上去縫傷口的經驗,每次都還是好緊張,平常練習的皮跟真人的皮完全是兩碼子事。動手的時候是開心的,近期同學們比Clerk 1時都更熱烈的討論著選科、未來PGY醫院何去何從等等,即便我們還沒有跑完所有科別,但心中覺得外科已經默默的跑在我心裡前面的排序。老師說外科很難,非常難,要做好心理準備。也不知道自己未來會走到哪?


2023年10月19日 星期四

Clerk 2 - 泌尿科

 


    雖然蠻想走外科,但一直沒把泌尿科放進考慮,除了因為實在太熱門很難申請,也想說應該不會喜歡這個以男性病人居多的科別。沒想到這兩週過得蠻開心,跟著老師看門診,診間遇到術後或治療後的病人回復都蠻好的,另外也有要來排腎移植名單的病人,也有做完腎移植後回診,狀況一切都變好的病人。

    在開刀房一天可以看好幾台刀,經過學長姐們及老師的解釋後,大概能了解開刀視野及手術過程,也因此覺得難怪泌尿科別如此搶手!學長姊跟老師也會時不時丟一些小問題讓我們查,經過稍微講解,回家念書也比較看得懂。

    印象深刻的還有因為要報告研究了一個UCC的病患,病患除了膀胱癌的轉移外,還有原發性的肝癌,這次入院要做化療,卻因為Lab data白血球指數不佳而一直等待,除了病患本人看起來病厭厭的,家屬也很無助的感覺,希望他之後的化療能夠順利。

    離站的週五也剛好遇到達文西的記者會,整組一起上了一次工作坊,練習縫合、腹腔鏡跟操作達文西,大家都覺得很有趣。

     感謝老師這兩週在忙碌的臨床中帶領我們學習,謝謝~





這次泌尿科照顧的病人有:


  1. 方x文 

病人原本就有反覆泌尿道感染的病史,這次又因爲泌尿道感染而住院,每次到病床旁問他狀況,他都會說各種不同身體上的病痛,腰痛、背痛、心臟的地方痛等等...學長跟老師有抽心肌酵素跟胰臟炎指數的檢查,結果Amylase跟Lypase真的有高起來。

泌尿道感染做尿液培養有ESBL 及E.coli sensitive to Ertapenem,治療後病人的身體狀況漸漸變好,後來回診也說各種部位的不適都有舒緩了。



  1. 吳x鋒 

45歲男性,過去就有泌尿道結石的病史,這次因為左邊腰痛懷疑結石而到急診,後來做了ESWL的療程,但症狀還是持續,尿液分析也有發現血尿,病人決定住院做手術取出結石。

術後去看他精神很快就回來,沒發燒,病人表示除了很想拔掉尿管外,身體沒有不舒服。
手術順利真的很快能解決結石病人的困擾~


  1. 王x琮 

 75歲男性,過去有各種開刀史( L spine、hernia 開了3次)
因為有腎結石的病史,一直有在泌尿科門診做追蹤,這次覺得突然有感覺頻尿、想尿卻尿不出來、解尿不完全的情況,就再來門診求助。
診斷為 BPH(Benign prostatic hyperplasia) with IPP(Intravesical prostatic protrusion)後續就住院做HOLEP雷射攝護腺刮除術治療。

術後觀察尿袋引流的液體乾淨清澈、拔尿管後可順利解尿,也沒有發燒及其他身體不適,就順利出院。

2023年10月6日 星期五

Clerk 2 - 骨科

 謝謝老師這兩週的帶領,還有招待組員們與Bono的交流,附件是這次的臨床Case Report+Discussion。

在骨科見習之前一直蠻期待的,因為組員有不少同學覺得骨科很有趣,

所以在這之前就很好奇骨科的魅力之處。


第一週有哈佛的Bono來訪,我們很幸運能夠與他有不少交流的機會,不論是聽他分享臨床上專業的處置,或是美國骨科對住院醫師們的訓練時程,還有機會與他來個小小聊天,對我們而言都是很難得的時刻。印象深刻的是Bono分享他是骨科中的outsider,以及骨科中存在的性別迷思,雖然能夠知道不要有對科別的刻板印象及偏見,但有時候看到前面有非典型的醫師/女醫師 等等,心中也會感到更踏實、有目標。


老師的手術主要是做脊椎,也是我的Primary care, 術前病人提到每天光是起床就備感辛苦,常常走路也沒辦法走好,站也不是坐也不是。術後關心她的狀況,他提到背痛改善很多,腳雖然還是麻麻的,但範圍有改變。會診完復健科醫師後,也在指導下能夠下床走路、活動,很替她開心。另外去刀房也看了小孩骨科開DDH的刀、上課有聽懂的拇指外翻術式、還有total Knee surgery,對於角度要在哪左右邊各切多少,會對造成怎樣的效果我們也是頭昏腦花。覺得骨科的手術室工具很多,真的就像修車廠一般,同學還有做骨水泥模型,學長也有讓我們彼此互打石膏等等,課程很豐富。



骨科除了上課、跟診、去刀房看刀之外,這兩週也有夜間跟過夜學習,感謝臨床上願意放手讓實習生嘗試開order,也體驗到半夜被叫醒來處理病人complain的感受。還好同學們都會互相cover,真的不會的學長姐及Station的護理師也都會給予協助,讓我們平安下莊。

感謝這兩週的學習!